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66节(2 / 2)

&esp;&esp;“我相信,《陋室铭》这篇文章大家肯定都看了,至于这篇文章写的怎么样,咱们就不赘述了。”李文正说道。

&esp;&esp;这位古文协会的主席,六十多岁,头发花白,身形清瘦。脸上戴着一副老花镜,穿着比较简谱,放在人群里压根就看不出来是古文协会的主席。

&esp;&esp;昨晚在刘颖把这篇文章发到群里之后,李文正简直是激动的一晚上没怎么睡觉。

&esp;&esp;反反复复把这文章研究了七八遍,包括叶落写的那个创作背景,李老爷子都是一个字一个字去反复琢磨的。

&esp;&esp;而这里,让他最为不能理解的,就是‘南阳诸葛庐,西蜀子云亭’这句话。

&esp;&esp;“今天这个早会,咱们就也先不研究他的创作手法,咱们就说一件事。”

&esp;&esp;李文正让秘书把打印好的资料发给大家,“这句‘南阳诸葛庐,西蜀子云亭’,到底是什么意思?”

&esp;&esp;事实上,他们这些人昨晚上几乎都在琢磨这句话。

&esp;&esp;要说《陋室铭》中的句子,这句话绝对不算出彩。可偏偏就是这么一句话,把他们这些大学者全给难住了。

&esp;&esp;刘颖率先发言,“南阳、西蜀大家应该不陌生,是地名。我感觉,通过前面行文和创作背景中显示出来的信息来看,这句话应该是作者、或者说是刘禹锡吧,应该是他在自我类比。用诸葛庐和子云亭类比自己的陋室,从而体现出他自己高洁傲岸的情趣。”

&esp;&esp;旁边一位中年学者点了点头,“我同意刘教授的看法,后边那句‘孔子云:何陋之有’正是对前面的总结。”他继续分析道:“诸葛和子云应该是两位和刘禹锡有同样遭遇的人物。”

&esp;&esp;这说法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,大家也都是这么理解的。

&esp;&esp;不过,很快就又有学者提出了新的问题,“如果按照你这么说,那这句话就是用典。可纵观史书,哪有诸葛庐和子云亭的典故呢?”

&esp;&esp;其实,这也是大家疑惑的核心问题。

&esp;&esp;历史上压根没有诸葛和子云这俩人!

&esp;&esp;作者为什么要写他俩呢?

&esp;&esp;他的用意是什么呢?

&esp;&esp;这才是众人最想搞明白的东西!

&esp;&esp;可讨论了小半天,众人也没能研究出个四五到六来。

&esp;&esp;最后实在是没办法了,刘颖教授说道:“要不,我给我家老孙打个电话问问?”

&esp;&esp;对于叶落的信息,大家早就知道了。

&esp;&esp;之所以一开始没问,那是觉得有点不好意思。

&esp;&esp;人家写的文章这么好,结果他们古文协会竟然研究不明白?这说出去多少有点挂不住脸。

&esp;&esp;但现在也没办法了,他们是真揣摩不出来这叶大主持人的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!

&esp;&esp;“问问也行,你让老孙问问。”有人说道。

&esp;&esp;刘颖点了点头,给孙主任打去了电话。

&esp;&esp;刘颖把这事一说,孙主任在那边直接说道:“不用问了,我一早来上班就已经问清楚了。”

&esp;&esp;一听这话,刘颖立马点开了免提。

&esp;&esp;“你说说,小叶是怎么想的?”

&esp;&esp;一屋子的人,有一个算一个,都竖起耳朵仔细的听着。

&esp;&esp;电话里传来孙主任的声音,“小叶说,诸葛是诸葛亮,子云是杨雄。”

&esp;&esp;“就这?没了?”刘颖追问道。

&esp;&esp;“哦,对了,他还说这俩人也是他杜撰的。”孙主任说道。

&esp;&esp;“杜撰的?”

&esp;&esp;“我……”

&esp;&esp;“真气人呢!”

&esp;&esp;听到这个答案,众人差点没气的吐血。

&esp;&esp;合着我们开了一上午的研究会,就开了个寂寞是吧?

&esp;&esp;你这得是多大的恶趣味啊!

&esp;&esp;“得了,散会,都吃饭去吧。”

&esp;&esp;李老爷子黑着脸说道,他心里忍不住的吐槽,体育频道的主持人真是不靠谱!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而在网上,《陋室铭》是越来越火。

&esp;&esp;关于“南阳诸葛庐,西蜀子云亭”这句话的讨论,更是一天比一天激烈。

&esp;&esp;至于得票数,那更是一天一个样。

&esp;&esp;一万!

&esp;&esp;两万六!

&esp;&esp;五万二!

&esp;&esp;票数是疯狂上涨,作品下的评论数更是已经突破了二十万!

&esp;&esp;不到三天的时间,《陋室铭》就已经以压倒性的优势,高居榜首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