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好在大宋人才济济,在建造的过程中不少本土人才在帝王的重视下也显露出本来的才华。】
“火灾的确是个问题,只是如此严重的火灾,竟然没有拦截下来,官府都在干什么?”李世民完全不能想象,长安城若是发生如此严重的火灾官府无法控制火势会造成多大伤亡,想想就来气。
听到后面没有坊墙,李世民有些理解,也有些庆幸:“还好长安城有。”
“宇文恺的确是个建筑人才。”同样的建筑人才阎立德佩服地说起这位前辈。
宇文恺出身于武将世家,但是自幼博览群书,熟悉历代典章制度,精练多种工艺技能,反而在建筑上成为奇才。
他参与了隋朝的多个经典大型建筑,大兴城、新都洛阳城、仁寿宫、隋文帝皇陵、观风殿和广通渠等等,都是宇文恺负责的工程。
大唐时期,把大兴城更名为长安城,在此基础上再次扩建;隋唐两代帝王都去的避暑行宫,是仁寿宫。
“立德,你也不差。献陵,昭陵都是你负责营造的,还有翠微、玉华宫、永安宫,长安城外郭和城楼,都有你的功劳。”李世民对自己的大臣赞美的话语那是滔滔不绝,“你这个工部尚书,实至名归!”
阎立德不好意思地笑了笑,他的弟弟阎立本、未来的工部尚书,看向兄长,对视一笑。
在场还有两人很高兴。
一位是皇四子李泰。原因无他,阎立德是他的岳父,阎立德的长女阎婉在李泰还是越王时就嫁给他,被封为越王妃。后来李泰改封为魏王,又改封魏王妃。
一位是唐俭,唐俭的儿子娶了阎立德的次女,两人是亲家。
而阎立德本人的母亲,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女儿清都公主,也就意味着阎立德、阎立本,都是北周皇帝宇文邕的外孙,阎家也是世家名门。
大臣们此时不存在什么鄙薄工匠的说法,因为本就都是世家人。
【卫生环境,对国民身体健康和寿命有很大影响。身体是革命的本钱,赵意希望宋人首先有个健康强壮的身体。
华夏建国之初,首先做的就是“除四害”,消灭老鼠、臭虫、苍蝇和蚊子。要知道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生物携带了许多病毒,会带来许多传染病,比如霍乱、鼠疫以及疟疾、丝虫病、流行性脑炎、登革热等等。
宋朝在发展商业经济时,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都相当发达,但是在古代没有疫苗的时代,外来人口也会带来外来疾病。
赵意重用各地医者,开办医学院,也把现代的防疫措施搬到了宋朝,还成立了防疫局和检疫站。